首页

萱萱女王调教

时间:2025-05-23 00:46:52 作者:教育部:拟同意设置32所本科高等学校 浏览量:83494

  中新社杭州5月15日电 题:港生浙江学艺 冀借鉴越剧“出圈”经验推广粤剧

  作者 童笑雨

  在浙江音乐学院排练厅里,越剧悠扬的唱腔与粤剧的抑扬顿挫交织。

  第二届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戏剧周暨香港演艺学院“演艺夏令营”开幕仪式日前在浙江杭州举行。根据安排,未来一周,浙江和香港的教师将分别教授两地学生越剧和粤剧的表演、演奏技巧,并举行汇报演出。

5月14日,第二届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戏剧周暨香港演艺学院“演艺夏令营”开幕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图为香港演艺学院学生在上越剧课。 张斌 摄

  越剧有“中国歌剧”之称,浙江是发源地。粤剧源自南戏,流行于广东、广西和港澳地区。浙江音乐学院与香港演艺学院自2017年起就一直保持着交流与合作,此次是香港演艺学院第三年来浙江音乐学院开展“演艺夏令营”。

  全国百名优秀戏曲教师、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教授金彩芳此次开设的是越剧花旦班,教授的是越剧传统剧目《杜十娘·沉箱》。巧的是,在粤剧中,也有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。同样的故事,两者的表演方式却完全不同。

  “老师,唱词中‘不幸’的‘幸’在越剧中该怎么念?”“要读成‘yin’。”上课的第一天,金彩芳针对越剧的念白、唱腔和身段进行示范教学。香港演艺学院的学生们也拿着笔,在唱词上一句句标注读音。

5月14日,第二届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戏剧周暨香港演艺学院“演艺夏令营”开幕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图为香港演艺学院学生跟随金彩芳(右二)学习越剧。 童笑雨 摄

  香港演艺学院戏曲系学生周乐儿练习越剧《杜十娘·沉箱》时,感受到了粤剧与越剧唱腔的差异。“越剧细腻的情感表达,对未来我的粤剧表演有很大帮助。”

  在隔壁教室,经过香港演艺学院老师们的示范,浙江音乐学院学生邵露烨发现,粤剧的身段比较轻巧,而越剧更婉转。

5月14日,第二届浙江音乐学院青年戏剧周暨香港演艺学院“演艺夏令营”开幕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图为浙江音乐学院学生(左一)跟随香港演艺学院教师学粤剧。 童笑雨 摄

  “越剧是用身形去配合音乐,但粤剧则是用锣鼓配合身段,我们的风格完全不同。”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表演课教师邹丽玉希望,在这几天的教学中,能将粤剧的手眼身法步传授给浙江的学生,让更多人认识、了解粤剧。

  2023年,越剧《新龙门客栈》火了,演员陈丽君也随之出圈,让更多年轻人爱上越剧。周乐儿希望,将这几天的所学融入今后的粤剧表演,她想像越剧演员陈丽君一样,为粤剧的传播和推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  “无论越剧还是粤剧,都不是一成不变的,尤其是越剧,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吸收不同艺术的特色。”金彩芳表示,此次活动,对于越剧和粤剧而言,都是难得的交流机会。(完)

【编辑:李骏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创历史新高 低收入群体压力大

“从正月十三开始,下雪都未能阻挡大家的热情,在雪中狂欢,场景热闹非凡。”甘肃陇南市文县白马族人,今天用最原始的火圈舞、池哥昼等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,热情展示土琵琶弹唱、麻昼展演、白马欢歌,还有精品白马美食“撩”拨食客味蕾。

四川雅安2.9万余人次转移避险 防汛应急响应升为二级

中考、高考、考研,无数场大大小小的考试,齐鹿路将努力“上岸”的日子比作人生的过渡期。“在每一个过渡期内,发生在我身上的任何事情、任何情感都应该为‘上岸’让位”,研三的最后一个学期,齐鹿路的学校新栽了许多花,春天绽放得格外美丽,路过那些花儿,齐鹿路却不敢停下,“似乎连停下拍照都是一种罪过,我总想着在目标达成前,我是不配开心的”。

证监会落实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全面从严加强自身建设

9月14日,警方通过DNA复核确认,1991年失踪的刘忠武终于找到了。刘忠武多年前被山东青岛一家好心人收养,成长后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,还育有两个孩子。

(两会访谈)全国政协常委林建岳:建议推动内地与香港数字经济合作

统计显示,2024年前7个月,青海省进出口总值28亿元,比去年同期(下同)增长1%,增速居全国第23位,首次实现由负转正,扭转了上半年外贸进出口负增长的局面。其中,出口19.4亿元,增长28.2%;进口8.6亿元,下降31.8%,贸易顺差10.8亿元

河南王庄遗址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专家推测墓主或为古国君主

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、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,按照《十七条协议》的规定,进藏部队和干部紧密团结西藏各族人民群众,通过开办学校、促进教育、建立团体、举办活动、加强宣传等方式,积极推进各种文化事业。从1951年3月创办昌都小学,到1956年9月成立拉萨中学,再到1958年9月建成西藏公学,西藏现代教育从无到有,逐步发展。截至1957年,西藏全区有公办小学98所,在校生6360人;公办中学1所,在校生700人。与此同时,新西藏的文化事业也全面起步。1953年10月1日,拉萨有线广播站正式成立。1956年4月22日,《西藏日报》藏、汉两种文版创刊……民智已开,大众觉醒,改革成为西藏广大民众最迫切的愿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